《古街“十三花”》
所属主题:人文纪实
摄影地点:
摄影时间:0000-00-00
摄影器材:尼康(Nikon)
评 论:15
作品性质:原创
作者介绍: | 作品得分: | 10 |
作品概括: | 古街“十三花” 小时候,由于贪吃好玩的天性作怪,不顾家情,往往向父母提出要这或要那时,常听到的回复是“买十三花啊”!说实在,那时只明白被拒绝的意思,但真不知何谓“十三花”呢。前些日子,逛了太平县温峤镇的古街,才略知其中一、二。 温峤,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,地处太平西北,始建于晋代,元朝称作温岭街,1951年改称温峤镇。镇上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江南古街,“河街相邻,水陆平行”建筑,长达1.5公里,分上街、中街、下街三段。街东临溪,隔溪有一单面街道,故又有前街、后街之分,街道为石板路面。2006年6月,被省政府定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村镇。古街原貌基本可见,但因年久失修、保护不力,房子大多破旧不堪,有的已经出现倾斜,有的已经失去了原貌,有的甚至在老房子中出现了钢筋水泥建筑,使得这条千年古街逊色不少。 但是,当你漫步其间,虽难以再现往日风情,但沿街保留着的各种作坊、店铺,侧墙上斑剥的招牌字迹,尤其是每逢农历“一六”集市日赶集的摩肩接踵,还是平日来去匆匆的脚步和悠闲的驻足,仍能让人感受到昔日“三里长街,店铺千家”的繁荣景象,古风盎然,犹如一幅别致的历史画卷,体现着深厚的文化韵味。其中前街林如正(老四)、林如生(老六)兄弟相邻而开的作坊(温岭街313、315号),特别引起人们的注目,那是周边地区目前惟一的糕饼作坊,独具风味的“十三花”和“糕桃寿面”等糕点及烧饼,仍吸引着当地市民。 提起“十三花”,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十三种花,或是回族饮食中的“十三花”,其实不然,而是传统的江南糕点。据女店主介绍,“十三花”是当地糕点食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,其夫家从曾祖父起创立,一直延续至今。所谓“十三花”,是由十种不同的糕点(其中一样是“油柱”)和红桔、桂圆、花生(果子主人自行另购)等十三种组合而得名。其糕点制作过程比较讲究,先将上好的糯米洗净,待晒干后用粉沙炒熟,再将米碾轧成粉,然后加入适量白糖液体搓拌均匀,最后模子压制成型而成。各种糕点上,分别有“福”、“禄”、“寿”、“喜”、“吉”“优”、“美”、“五谷”、“丰登”、“花生”、“椒盐”等文字及各种花叶图案,寓意财运、官运、多子、多孙、多福、平安、祥和等美好愿望与吉祥之意。如“白联”糕,象征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、“相濡以沫”(俗称“白头到老”);“花生”糕,意喻节节生,多子多孙;“优”字糕,则赋予现代的优生优育等,寄托着美好生活的愿望与祝福。一般出售时,店家取各种各样色彩的九种糕点适量,连同“油柱”,分包装入四方型的粗纸礼包内并贴上红纸条,每包价格60至80元。由于其品种多样、精美可口、制作精细、营养丰富、干净卫生、色香味俱全、老少皆宜、颇具传统特色而著称,以及“糕桃寿面”(包括方糕、馒头、长寿面)等,价格低廉,深爱广大民众喜爱,从而成为温黄平原一带婚丧嫁娶、拜寿祭祖、建房上梁等必备的美食。如流传甚广的温黄平原农村婚俗文化中的“对歌”送洞房时,就要摆上“十三花”,这一传统婚俗已延续至今数百年。 据了解,这些传统文化,也许会出现无人继承与发扬现象。如上述兄弟俩家,均因利润低廉,加之子女单位上班,“十三花”制作手艺可能将要失传。因此,呼吁政府、社会应加强对现存历史文化的重视,尽可能地传承并保护好,给子孙后代多留点历史财富! |